登革热防控,八问八答
登革热(Dengue fever)是由登革病毒(Dengue virus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。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。媒介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,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。人群普遍易感。潜伏期为1~14天,多为4~7天。临床症状表现为
登革热(Dengue fever)是由登革病毒(Dengue virus)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。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。媒介伊蚊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,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。人群普遍易感。潜伏期为1~14天,多为4~7天。临床症状表现为
当地时间2025年9月13日,正在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吉林省第十批、吉大一院第三批援萨摩亚医疗队应中国驻萨摩亚大使馆邀请,参与了由中国驻萨摩亚大使馆组织、面向萨摩亚Vailima社区的防控登革热疫情物资捐赠活动。
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通过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,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伊蚊,认识伊蚊。
为全面提升宁德市蚊媒传染病防控能力,有效降低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传染病传播风险,9月16日,宁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班,市直各机关单位、学校、东侨开发区各社区爱国卫生相关负责同志共计50余人参加培训。
社区应定期组织对社区医生进行登革热知识和技能培训,发放登革热相关知识的宣传单张,落实疾病监测与预防措施。
蚊子,不是傻子。它们挑人咬,是有一套“黑科技”的。别再以为“长得甜”才招蚊子,那是童话。现实里,蚊子靠的是“嗅觉”和“热感应雷达”,比海关犬还专业。
此外,国外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的地区仍有报道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。尤其是婴儿、老年人(65岁以上)、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妇女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、免疫抑制者(器官移植、AIDS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),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。
为提升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海傍村特殊困难群体对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,夯实服务保障网。在番禺区社联会统筹协调下,石碁社工站联动石碁镇海傍村委会、社区志愿者等,依托“五社联动”机制于2025年9月8日-9月12日针对海傍村87户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全覆
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,其名称源自非洲土语,意为“弯腰走路”,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。甚至有人形容:“像骨头被掰断”“每天起床像老了几十岁”“连手机都拿不稳”。
进入夏季以来,温度升高、雨水增多,蚊虫进入活跃期,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这两种蚊媒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风险期。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、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,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,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。
当前正值入秋多雨时节,蚊虫繁殖更为活跃,请广大居民朋友们强化自己是自身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,主动担起自我防护责任,切实做好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预防工作。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,严重威胁着大家的健康。在此鼓励大家学会“七天七招工作法”预
近期气温攀升、雨水增多,湿热环境利于蚊虫孳生。蚊虫叮咬不仅会引发皮肤瘙痒,更可能传播登革热等急性传染病。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广大群众:彻底清理“蚊子摇篮”,不留一处积水;科学防蚊灭蚊,守护居家“无蚊区”;做好个人防护,外出“防蚊不松懈”,呼吁全民共同参与,筑牢登
虽然已过立秋节气,但高温未退,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蚊媒传染病还未脱离活跃期。面对 “两热”,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、有效防控?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院感科丁洁医生走进《健康智慧屋》直播间,为市民现场解答关于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相关话题。
近期湿热天气利于蚊虫孳生,登革热传播风险上升。9月13日,我们从市疾控中心获悉,该中心聚焦“人、风险关联、媒介蚊虫”三大关键,精准施策织密监测网络,为市民健康筑牢防线。
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均由伊蚊叮咬传播,症状相似(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),暑期出境旅游等增多,输入风险上升。
对付蚊子,我们不能只靠一拍子!精准、科学的防控才是关键。您可能经常听到我们疾控人员提起“布雷图指数”和“双层叠帐法”这两个专业名词,它们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工作报告里,是决策的核心依据。
据广东省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《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监测信息(2025年9月7日—13日)》,2025年9月7日0时至9月13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20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。病例分布在佛山86例,广州41例,江门26例,深圳19例,汕头、惠
据广东省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《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监测信息(2025年9月7日—13日)》,2025年9月7日0时至9月13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20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。病例分布在佛山86例,广州41例,江门26例,深圳19例,汕头、惠
广州“防治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”将有法可依!9月13日,广州人大在官网公布了《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(草案·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“征求意见稿”),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,截止日期为9月20日。